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抗癌神器”譜寫醫(yī)學新篇——中國大陸首家質子臨床醫(yī)療項目“智造”紀實

2020-10-15 23:39:46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黃冠林責任編輯:ZH01

  近日,中國大陸首家應用于臨床的腫瘤治療質子中心--位于泉城濟南的山東省腫瘤醫(y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工程全面封頂。建設環(huán)節(jié),中建一局在國內醫(yī)療建筑中首次引入了核電站專屬鐵礦砂重混凝土,成功配比后完美達到核電站防輻射級別;墻體厚度達4.5米,內部預埋萬米管線,誤差達到毫米級別,完全滿足精準醫(yī)學需求;創(chuàng)新設計的物理隔振溝,完全滿足精密設備“微振動”要求……一連串尖端技術難題一一攻克,中建一局全面掌握了“智造”尖端醫(yī)療工程的金鑰匙。

  單面墻厚4.5米

  建造難度堪比核電站

  質子作為放射治療的特殊方式,是目前國際公認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技術。其原理是通過回旋加速器,讓粒子達到21萬千米/秒,經通道進入治療艙后,就像一枚精確制導的導彈,殺死腫瘤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周邊正常組織,降低副作用。

  質子設備屬于核應用設備,工程建設第一道坎,就是防止核輻射。“質子治療區(qū)就像一個埋在地下、占地只有2112平方米的混凝土盒子。”項目總工程師胡立業(yè)描述,這個盒子由3間治療室和一間固定束研究室組成,分隔各個治療室的墻體,最厚4.5米,相當于一般建筑的22倍,最薄處也有2米,只有做到“天衣無縫”,才能滿足防輻射要求。

  尖端技術需要尖端“智造”。技術團隊在88%的BIM應用率的基礎上,搭建了多方協(xié)同交互的BDIP數(shù)據(jù)平臺,實現(xiàn)了BIM數(shù)據(jù)統(tǒng)一管理,無論裝配式機電施工穿插,還是特殊工藝交叉施工,均做到可視化模擬。同時采用3D打印技術,將質子治療區(qū)按照不同區(qū)域模塊,等比縮小后打印出來,制作出完整3D實體模型,通過模型拆分、反復論證,最終優(yōu)化形成了一套科學施工方案。混凝土選擇過程中,則聯(lián)合專業(yè)實驗室,日以繼夜取樣檢測、優(yōu)化配比,最終優(yōu)中選優(yōu),確定了一種抗裂性和防輻射能力強、一般在核電站建設中才會使用的鐵礦砂重混凝土,在國內首次將其應用到醫(yī)療工程當中。

  3D激光云掃描

  預埋件誤差5毫米

  精準預埋,是考驗技術團隊的第二道坎。該工程采用的鐵礦砂重混凝土密度約為一般混凝土的2倍,2米至4.5米厚的混凝土墻澆筑后無法開鑿,因此,墻體內部的電氣導管、風管、壓縮空氣管、工藝冷卻水管等各種管線口,以及連接墻體和質子設備的鋼板安裝件,都必須提前埋設。此外,質子設備屬于高精密儀器,每一根管線口、每一塊鋼板安裝件都要求位置精準,誤差必須控制在10毫米以內,最小的不能超過5毫米。一旦誤差過大,輕則導致某個治療室設備失靈,重則整個質子治療區(qū)都必須推倒重來。

  如何做到絕對精準?技術團隊的辦法是“技術+人工+試驗”。3D激光點云掃描技術貫穿了施工全過程,投入的人工成本,達到了一般建筑的40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施工團隊還選取了工程中最難的2個施工橫截面,將其合二為一,制作了一個比實際施工難度更大的試驗塊。試驗塊的防輻射混凝土墻體厚度為4.8米,超過了實際施工的4.5米,澆筑難度更大;管線預埋最密集的位置原本是2米厚的治療室東墻,有32路管線口,4.8米厚的實驗塊上,同樣設置了32路的預埋管線口,預埋難度更高。如果“難上加難”的試驗塊都能成功,正式施工當然不在話下。

  實驗塊經過BIM模型調整、現(xiàn)場澆筑實驗、無線測溫傳輸系統(tǒng)的實時監(jiān)測,以及過程中不間斷的改良與優(yōu)化,最終完美解決混凝土開裂隱患,達到了核電站級別的防輻射要求。項目開工13個月后,質子治療區(qū)才完成技術攻堅、正式動工,其間經歷的大小失敗不計其數(shù),最終從技術方案和模擬施工上,給質子治療區(qū)上了一道雙重保險。

  “微振動”“零沉降”

  物理隔振溝筑就完美治療環(huán)境

  質子設備不僅要求精準安裝,對治療環(huán)境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必須同時達到恒溫、恒濕、“微振動”“零沉降”的完美狀態(tài),這就是面臨的第三和第四道坎。

  所謂“微振動”,就是要確保治療艙內的每秒振幅須控制在2倍頭發(fā)絲的直徑。然而,工程東距每天南來北往的京滬高鐵線路僅500米,距離車水馬龍的京臺高速公路只有不到100米,四周還規(guī)劃了城市快速路網,哪怕常人沒有感受到的一絲微小的振動沒有化解,都可能造成質子設備的異常抖動,最終影響質子治療的精準,甚至造成設備完全失效。為了達到振動速度允許值,確保質子治療絕對精準,技術團隊委托專業(yè)機構提交微振源檢測報告,還設計出了一種“凸”形的隔振溝,預留出物理隔振設計空間,為質子治療區(qū)設置了一道堅不可摧的護城河。經過近1年時間振動檢測顯示,完全能達到振動要求。

  所謂“零沉降”,則是質子治療區(qū)對建筑的差異沉降變形要求為毫米級別,須控制在0.2毫米/年內,整體傾斜允許值僅為100米以上高層建筑的百分之一。為此,項目團隊在質子治療區(qū)設置了172根直徑1米、長55米、單根承載力900噸的樁基,相當于給質子治療區(qū)設置了172根牢牢的抓手,能抓緊50米深的堅石層,受外界因素影響時也能紋絲不動。

  位于濟南西部的國際醫(yī)學科學中心,承載著泉城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醫(yī)療康養(yǎng)名城的重任,作為山東省重點工程和片區(qū)“一號工程”,中建一局項目全員召開誓師大會,力爭工程提前4個月完工,確保“抗癌神器”早日造福癌癥患者。

  (黃冠林)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