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屆)鋼鐵工業智能制造標準與技術論壇
暨第八屆中國鋼鐵工業信息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本報記者 王茜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讓智能制造成為引領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標準在鋼鐵工業智能化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能夠更好地推動鋼鐵工業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發展良機。
10月15日,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主辦、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首屆)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與技術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來自工信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及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100余家單位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與會嘉賓共話鋼鐵新標準,尋找發展新機遇。論壇同期發布了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
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成效顯著
工信部科技司標準處處長甘小斌在致辭中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建立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體系,成立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協調推進組、專家咨詢組和總體組,匯聚產業鏈力量推進智能制造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二是積極推進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總體規劃,圍繞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這項重點任務,相繼修訂發布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和2018年版,同時針對鋼鐵、船舶等一些重要行業制定分行業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總裁祝瑞榮表示,智能制造已成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更關系到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價值分配的話語權,亟須制定鋼鐵工業智能制造標準規范,加快推進優秀智能制造技術在鋼鐵行業的廣泛應用。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將積極支持和參與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建設,致力于行業智能制造關鍵裝備與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和研發,為鋼鐵行業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在下午的會議上,全國鋼標委冶金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秘書長劉斕冰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介紹了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織及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工作。
智能制造為轉型升級提供可能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作了題為《信息物理系統是實現鋼鐵工業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的報告。他指出,信息物理系統是深度融合智能感知、計算、通信和控制技術,構建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中人、機、物、環境、信息等要素相互映射、實時交互、高效協同、閉環賦能的復雜系統,是實現鋼鐵工業智能化的關鍵技術。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支撐下,信息物理系統將發揮其三大優勢和六大特征,助力鋼鐵行業解決面臨的關鍵、共性、核心問題,在提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消除產品缺陷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在《冶金行業智能制造信息支撐與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主題報告中提到,智能制造代表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及可能。但鋼鐵行業智能化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行業兩化融合水平不均衡,企業水平參差不齊,智能制造基礎薄弱,鋼鐵行業在互聯網信息和物理系統的開發、管理、集成方面的創新能力仍然較弱。姜維指出,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針對鋼鐵行業技術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及應用需求,分階段建立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他還表示,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將發揮行業標準化組織的積極作用,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和認可度的高質量標準,孵化培育能夠代表中國智能制造能力的國際標準,積極推進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相關的各項工作。
數智化技術賦能工業互聯網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芳在題為《工業互聯網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實踐》的報告中提到,全球加速進入大國間的數字經濟競爭時代,世界正經歷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智化技術賦能的工業互聯網風口已經來臨。然而,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挑戰與機遇并存,要積極轉變觀念、戰略、戰術和方法,實現變革管理、業務轉型、組織轉型以及技術轉型,從單一流程化的傳統制造模式轉變成為高度協調和高度智能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智能制造模式,打通三大工業價值鏈脈絡,催生工業互聯網領導者。
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勇軍在題為《板帶生產過程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標準化》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板帶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制造需求。在供給側改革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通過智能制造實現提質增效、減員增效、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是行業及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要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裝備升級、管控升級,打造智慧型工廠,降低運營成本、產品不良率,縮短研制周期,提高能源利用率。
記者了解到,論壇當天發布的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對于全面掌握和評價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情況,推動鋼鐵企業專利創新工作持續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從研究背景、專利創新指數體系構建、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分析等方面介紹了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在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方面的相關工作。當天的論壇上,多家優秀智能制造方案與技術供應商代表作了精彩報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