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天真是我們企業豐收的日子,一次性拿到了土地出讓合同、交地確認書、不動產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近日,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開發房地產項目的濟寧市水云臺置業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的審批服務。
這是山東省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啟動改革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16個部門的112個行政權力事項,完成全流程審批平均需要300多天。經過持續改革,事項數量精減到73項,整合為4個審批環節,每個環節由一個部門牽頭,即建設單位只需跟4家單位打交道,全過程審批用時不超過100個工作日。
山東省根據投資主體、項目類型、規模大小分類制定了社會投資工業項目、社會投資民用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3類審批流程圖,每類流程圖按照分階段并聯審批的模式,全流程審批用時分別壓減至不超過45日、45日、70日。對建筑面積不大于3000平方米、功能單一、技術要求簡單的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山東省全面壓減環節、時間、材料和費用,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至20個工作日以內。
針對申報材料多且雜的問題,山東省用“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凡沒有法律依據的材料一律精減,重復填寫的表格要素一律合并,能夠通過系統生成或共享的材料和要素一律自動獲取。經過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申報材料從381件次壓減至201件次,壓減率近50%,填寫表單要素壓減80%以上。(宗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