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水泥及混凝土產業展望與若干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2020-10-20 11:10:56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丁美榮責任編輯:ZH01

水泥及混凝土產業展望與若干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湖南省水泥及混凝土產業現狀與特點

  2019年,湖南建材工業銷售收入2900億元,在13個工業部門中排第6位;利稅280億元,居第3~4位;水泥產量1.15億噸,熟料6874萬噸,商品混凝土1.1億立方米。水泥及混凝土銷售收入約980億元,水泥業利稅160億元,占建材行業57%。

  湖南省63條干法熟料生產線設計產能7350萬噸,實際產能約8300萬噸,產業集中度達91%。日產5000噸及以上生產線29條,占總產能61%;日產3000噸13條和2500噸及以下21條,分別占總產能18%、21%。水泥業減排壓力非常嚴峻,其二氧化碳、粉塵各占國內排放總量約9%,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汞也是三大排放源。

  全省混凝土攪拌站近800家,產能利用率約30%,應收賬款多,經營相對艱難。商品混凝土屬過程產品,性能檢測滯后或較難溯源,工程質量問題糾紛頻發。混凝土生產耗能不高,但資源消耗大。我國水泥、砂石產量約占全球55%,總消耗量很難持續。

  水泥及混凝土業展望

  1.水泥用到哪兒去了

  以湖南為例,若每立方米混凝土使用42.5水泥按0.27噸/計,1.1億立方米混凝土消耗水泥僅2900萬噸。全省年產約550萬噸砂漿,加上漏報的預拌混凝土及未統計的混凝土制品構件等使用水泥按約1600萬噸計,總計不到4500萬噸。與全省總產量比較,約7000萬噸水泥(占60%)用在哪里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對平臺期的水泥業很有現實意義,至少說明,現場拌制混凝土及砂漿所用水泥占比仍然較高。

  2.水泥需求何時進入拐點

  歐美日韓發達國家幾乎相同規律,平臺期為7~8年,目前產量約為高峰期一半。我國水泥總需求已達頂峰,從2014年起高位平臺期已有7年,好日子是否快結束?筆者預測一年左右,總需求將較大幅度下降。若湖南年需求下降1000~2000萬噸,協同難度將大為增加。

  3.水泥業應對舉措

  平臺期依靠錯峰限產,并抓住機遇進行綠色低碳減排智能技術改造與轉型升級。長遠分析,企業競爭力與生存取決于一是成本;二是減排與固廢利用技術條件;三是改變質量觀念與調整產品結構,發展低熱抗裂、商品混凝土、農村建房和砂漿專用水泥,以推行團標及領跑者標準作為切入口,擴大差異化產品市場。

  4.商品混凝土及砂漿未來市場總量空間大

  水泥只能用于混凝土,1.15億噸水泥可配制3.8億立方米混凝土,若一半的水泥配制混凝土也有近1.9億立方米。因此,商品混凝土及砂漿市場空間大,但決不是指產能空間,商品混凝土產能嚴重過剩。

  5.混凝土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方向

  一是創新商業模式,改變結算方式,推行代理制,需要住建等部門支持。二是大力提升質量品牌信用,加快推進可溯源的質量管理體系;推行團標、企標,產品方向高性能化與差異化。三是適應建筑工業化與綠色發展趨勢,與水泥業、裝配式建筑業融合發展。

水泥及混凝土產業展望與若干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砂石產業展望

  目前砂石企業規模較小,集中度低,運輸成本高。機制砂石質量問題與濫用劣質砂石現象較為嚴重,導致混凝土工程質量管控難度大。湖南省最早岀臺《湖南省砂石骨料行業規范條件》,制定了《湖南省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湖南省砂石行業綠色礦山標準》等;正在編制《砂石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程》等。

  水泥與砂石消耗關聯度很高,約1:8左右。目前湖南省砂石年產銷量9億噸左右,總需求量到了頂峰。預測一年左右,砂石需求量將大幅下降。近幾年砂石價格高,導致大量資本涌入,預測2年后機制砂石產能將嚴重過剩,價格將大幅下降。由于運距及財務費用對經營影響大,如僅靠貸款投資大型礦山或重組收購企業,前景堪憂,難以再現之前水泥業整合的效果。高品質機制砂石和再生骨料是發展方向,未來再生骨料將持續增長。

  若干問題思考

  1.我國即將迎來全面碳約束時代

  (1)新型資產——碳資產。國內碳交易試點已6年,加上國家統一碳市場建設的提速,中國即將迎來全面的碳約束時代。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排放權已經成為一種具有金融價值的稀缺商品,逐漸成為企業繼現金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后又一新型資產——碳資產。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相關法規已基本完善,水泥業應做好碳排放報告、核查和配額管理等準備工作。

  (2)嚴竣形勢與碳資產管理。為確保2050年地球溫度不上升2度(1990年為基數),到2050年要求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到104億噸,否則將發生不可逆轉的氣候生態災難。全球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約360億噸,歐洲承諾2050年下降到12億噸。我國占全球經濟的8%,卻消耗世界20%的能源,耗煤38億噸,占世界32%,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球27%。水泥行業是碳排放大戶,須高度重視碳資產管理。清潔發展機制(CDM)運行很多年了,低碳減排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手段,更多要通過市場機制、金融手段來推動。環保稅也已開征,污染物和固廢、噪聲排放的經營主體,應按期申報納稅。

  2.標準化技術政策與標準發展方向

  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指岀,國際國內標準水平一致性程度顯著提高,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政府積極培育團體標準,鼓勵使用團體標準。制訂一批與強制性標準實施相配套的團體標準,解決標準缺失、滯后老化、矛盾交叉等問題。開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到2025年,團體標準被市場廣泛接受。新《標準化法》賦予了團體標準的法律地位,已明確標準無等級之分。支持專利融入團體標準,推動技術進步。國家鼓勵學會、協會、產業技術聯盟制訂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工信部《關于培育發展工業通信業團體標準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加快建立新型標準體系,工業團體標準化工作機制基本健全,團體標準的市場認可度得到較大幅度提升。強化團體標準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協調配套。住建部《關于培育和發展工程建設團體標準的意見》中指出,住建部門原則上不再組織制訂推薦性標準。全面清理現行標準,推薦性標準向團體標準轉化。

  3.水泥質量發展方向與提高適應(用)性

  (1)水泥與混凝土糾紛和工程質量問題凸顯。水泥是半成品,混凝土是成品。由于歷史與體制的原因,水泥生產與使用分屬兩個行業,存在嚴重的隔離現象;加上較難確定工程質量問題的責任者,導致雙方之間的矛盾、糾紛和工程質量問題日益凸顯。

  (2)混凝土存在的突岀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目前國內混凝土早期開裂、強度倒縮等導致耐久性差的問題非常普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其主要原因之一恰恰是更多地與使用普通水泥等早強高強水泥有關,也是導致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糾紛越來越多越嚴重的主要因素。C30/35混凝土其膠凝材料中熟料系數在0.5以下。

  (3)水泥生產與應用面臨的困惑。清華大學廉慧珍教授極力主張摻合料由水泥廠摻加,更有利于工程質量。目前由攪拌站摻加摻合料有很多弊端,難以用現行工藝攪拌均勻;有業內人士認為水泥廠只生產純硅酸鹽水泥,以便于攪拌站調整混凝土性能,自由度更大,但仍不能解決致命的難題——攪拌不均勻,且難以針對水泥品質及其變化及時調整外加劑與石膏摻量。眾所周知,M32.5比32.5通用水泥放寬了組分和摻量要求,其性能指標比PC32.5R要低很多。只能用于砌筑等,不能用于結構混泥土。若單摻混合材生產銷售32.5水泥,而實際生產摻2種或多種混合材,屬不合格品及非法生產行為。一旦與用戶發生質量糾紛,須承擔所有責任與法律風險。一年來實際情況已證明:部分企業選擇M32.5等作為替代方案引發了大量糾紛與法律風險。

  (4)水泥質量發展方向。提高產品適應性,實施差異化策略,多組分、減少熟料用量與用混合材替代部分熟料是水泥混凝土工業發展趨勢,也是必然選擇。由追求普通水泥、早強高強水泥及熟料(高C3S、C3A、細度等),轉變為“較高C2S、適中C3S、低C3A熟料”及其水泥,盡可能滿足低水膠比、長齡期強度高和低水化熱等要求,以利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與改善混凝土耐久性。以推行團標及領跑者企標作為重要舉措,提升產品適用性與用戶滿意度,擴大市場份額。

  4.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劑復合優化并直接在水泥制備中摻入是發展趨勢之一

  (1)歐美通用水泥標準均允許摻入工藝助劑與功能性外加劑。美國通用水泥標準ASTMC150《波特蘭水泥》、ASTMC595《混合水泥》和ASTMC1157《水泥性能規范》,均允許使用功能性添加劑,由C688給出規范,品種有減水劑、促硬劑、緩凝劑、緩凝劑、引氣劑等6種。并允許使用工藝助劑,由C465給出規范。

  歐洲水泥標準EN197—1《通用波特蘭水泥》允許摻入添加劑,除顏料外,其摻量在1.0%以內(含助磨劑)。添加劑不能導致混凝土骨架的腐蝕或混凝土性能損壞。EN934—2允許水泥制造中使用的添加劑與混凝土添加劑相同,有11種,應將添加劑標準號在包裝或提貨單上注明。

  (2)歐美水泥標準有關強度指標及等級規定。EN197—1分32.5、42.5、52.5三個等級。規定摻有>5% 混合材的品種有28個,設置了CEMII、CEMⅥ復合水泥。美標ASTMC1157對水泥組分、化學指標、礦物組成和細度沒有任何要求及限制,只規定了傳統標準要求的物理性能。ASTMC1157將通用水泥分為GU(普通)、HE(早強)等六大類型。只有GU、HS、LH型規定了28天強度指標,分別僅為28MPa、25MPa和21MPa,其他三個品種只規定1天或3天、7天強度,沒有規定28天強度要求,且使用0.5的水膠比。

  5.關于項目審批與前期工作

  (1)項目審批依據。項目核準備案主要依據: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目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工信部《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未經國務院授權,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自行發布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等,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2)有關產業政策與項目審批解讀。對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的,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為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目錄,法無禁止即可為。產業政策應以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作為依據。核準備案主要對項目的“外部性”條件進行審查,如發展規劃、產業(技術)準入、用地、環保、信貸政策等。用地預審意見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手續是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水泥是備案,但前置條件須公告產能置換方案。環保部門根據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建材項目均未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目錄》,即實行備案管理,按屬地原則辦理。項目申請報告可由項目單位自行編寫(即過去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通用文本要求見發改投資〔2017〕684號文),也可委托工程咨詢單位編寫,任何單位不得強制項目單位委托服務機構編制。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技術方案等內部性條件,均應當由企業自主決策,項目核準機關不得干預企業的投資自主權。

  (丁美榮)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