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中心四川北路與武進路之間,擁有百年歷史的一處石庫門弄堂建筑群——“今潮8弄”,在修舊如舊后向公眾開放,迅速人氣飆升。
不久前,一場沉浸式戶外演出在這里舉行。兩面擁有百余年歷史的英式精美石庫門建筑外墻,化身為音樂劇場的“舞臺背景”。借助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演員的精彩演出,以及藝術家特別設計的高科技墻體光影秀,這兩堵滄桑斑駁的建筑外墻不斷切換“時空場景”:時而化為漫天雪花中的紐約酒店,時而撒下艷麗玫瑰花雨,時而“穿越”到見證南唐后主李煜悲歡人生的金陵古城……
從凝固的歷史建筑到美好的藝術空間,百年石庫門弄堂改變背后,隱藏著上海探索城市治理的新理念——尊重和善待老建筑,在保護中更新,在更新中保護,讓它們活起來甚至“潮”起來,處處見歷史、處處顯文化,更好地塑造城市軟實力。
據上海市文物局介紹,作為虹口區濱港商業中心的修繕保護街區,“今潮8弄”包括8條里弄、60幢石庫門房子和多幢優秀百年歷史建筑,占地1.5萬平方米,是上海城區成片保存的珍貴石庫門歷史建筑群落之一。
這些老建筑中,有孫中山先生多次造訪的“扆虹園”,有曾見證魯迅、馮雪峰等左翼作家活動的“公益坊”,亦有結構精美、修建考究的私人住宅“潁川寄廬”,中西融合、建筑形態非常豐富,極具海派風情。根據規劃,“扆虹園”經過修繕,未來還將作為上海文學博物館投入使用。
據悉,這片石庫門老弄堂的修繕保護整整歷時3年。60余幢百年建筑的外墻都以“手工清洗”,僅清洗過程就耗時一年有余。眼下,它不僅作為展覽場地和商業空間向市民開放,更注入文藝元素,頻繁舉辦公益性展覽演出,打造了一處融合歷史記憶和當下美好生活的城市劇場。
“上海素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但是像‘今潮8弄’這樣的‘原址原汁原味保護’依然非常難得。它完整保留了文物建筑的原始空間結構、石庫門建筑的‘里弄肌理’,又結合現代功能讓它變成市民共享的文藝空間,有‘煙火氣’更有‘文藝范兒’,值得被復制被推廣。”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專家舒晟嵐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