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建工集團承建的北京市朝陽區三間房鄉南區棚改安置房項目從3月初底板施工開始,歷經197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工程建設全面轉入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階段,預計2024年下半年竣工。
該工程共分兩個標段,是北京市重點安置保障性工程,總建筑面積36.5萬平方米,地上最高20層,地下4層,地下4層的總面積為16.46萬平方米,地下室更是處在-18.3米的超深基坑之中。其中包含16棟單體住宅,7個配套設施,2個地下車庫,并配有社區衛生服務站、托老所、老年活動場站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可提供回遷房共2218套,建成后將妥善解決三間房地區的回遷安置問題。
黨建引領風帆勁 砥礪奮進譜新篇
自開工之日起,項目黨支部就把創優爭先作為工程建設的首要目標。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入駐項目第一時間,項目書記帶頭指揮,著手開展臨建工作,同時安排材料提前進場,為開工即大干做好充分準備。項目團隊的搶前抓早,協調有度,得到了鄉政府和業主的高度肯定。為保證現場施工進度計劃要求,項目部結合“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青年突擊隊”,增設5-8名施工員,定崗定責,將現場劃分為多個施工管控區域,劃定責任范圍,實行“網格化”管理方式,現場管理人員既是施工員,又是“戰斗員”,真正激發了項目全員干事創業激情,有效提高了產值效率和施工進度,為工程全面封頂履約奠定了堅實基礎。
穩扎穩打重細節 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開工以來,項目團隊按照“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打造高品質住宅”的要求,分解不同階段的重點工作任務,細化分工,專人盯控,堅持“日碰頭、周例會、月總結”的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勞動競賽,對安全、質量、生產進度進行考核和糾偏,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細化節點進度,聚焦年度目標,在面對工期緊、施工緊鄰居民區、場地受限、暴雨高溫等諸多不利因素下,通過總進度計劃倒排工期,讓目標清單化、具體化、節點化,強化員工緊迫意識,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為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同時壓緊壓實責任,將施工建設任務落實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嚴格開展質量聯檢、安全巡查等工作。積極調動勞務分包單位,加強溝通對接,將現場施工質量安全管理與獎罰金額掛鉤,充分發揮各勞務分包組織作用,形成強大合力,最終實現了7天首塊底板澆筑完成、46天全面沖出正負零、118天首棟樓封頂、197天36.5萬平米的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的高效建設任務。
前沿技術做加持 速度環保“兩手抓”
該工程為裝配式建筑,主體結構采用裝配式預制外墻+現澆節點、預制疊合板+現澆板帶、預制樓梯+預制內隔墻+預制空調板的裝配式方案,裝配率達到52%。其中7號樓采用EMC預制空心剪力墻結構技術體系,EMC技術體系解決了傳統套筒灌漿連接全預制剪力墻預制及安裝精度要求高、連接成本高、灌漿質量控制難度大、冬季施工困難等痛點。同時,為預制構件減重約15%,吊次減少15%左右,減少施工現場人工用量,縮短施工工期,達到平均每層可節省工期約1-2天,有效降低預制構件加工及施工、臨電及人工成本。此外,裝配式構件在工廠內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不僅效率高、質量好,還顯著減少建筑垃圾,符合綠色建筑、綠色建造的環保理念。項目團隊廣泛應用智慧工地平臺于線上巡查、現場視頻調度管理、揚塵監測、圍擋智能噴淋、環境監控管理等多個施工場景,為打造朝陽區“綠色文明施工”新典范筑牢先決條件。
從一紙藍圖到全面封頂,從“一磚一瓦”到主體落成,無不飽含著一線人員的辛勤汗水。當前,工程已進入二次結構和外立面施工階段。接下來,項目團隊將全力以赴加快工程進度,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用實際行動交上一份讓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