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搶抓宜都縣域新型城鎮化國家試點機遇,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探索形成“五個一”路徑。
精編一套規劃方案,市級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科學編制《宜都市“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規劃》,配套制定年度計劃和一區一案,提升了規劃的科學性和執行力;承接一個公司平臺,改變原有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主體多、力量分散、責任弱化等問題,由一家國有企業作為實施主體,全面構建“策、投、規、建、營”全生命周期推進機制,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推進一體共同參與,堅持“四問”(問需、問計、問效、問廉)、“三段”(改造前征詢、改造中監督、改造后評價)和“三查”(查是否屬實、查是否整改、查是否追責),讓居民全程參與;喚醒一份城市記憶,老舊小區改造始終堅持文化保護和元素植入,統籌建筑更新和文化保護,宜紅樓、合江樓等歷史文化“十景”長廊成為新地標。
據介紹,近年來,宜都市已改造35個片區、305個小區,惠及近2萬戶居民。下一步,將繼續探索“五個一”路徑,讓老舊小區改到群眾心坎兒上。(曾慶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