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夏季混凝土施工中 早期裂縫形成原因和應對措施

2024-06-04 13:03:17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劉 冰責任編輯:xmt02

  劉 冰

  混凝土裂縫缺陷中最為明顯的當屬早期裂縫問題,因為一旦混凝土出現有害裂縫,將會使腐蝕介質更容易到達鋼筋表面,導致鋼筋銹蝕、體積增大,導致裂縫擴展,裂縫擴展又進一步加劇腐蝕介質的入侵,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結構的破壞。因此要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必須首先對混凝土的裂縫加以控制。

夏季混凝土施工中 早期裂縫形成原因和應對措施

  混凝土澆筑后72小時是混凝土強度和應力發展的重要時段。在這一時段,強度還沒有完全形成,其表面往往在開始養護之前就產生裂縫了。特別是夏季施工的具有較大水平表面的混凝土,產生早期裂縫現象更為突出。本文根據混凝土夏季施工的特點及性狀,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早期裂縫形成原因

  1.結構設計方面

  結構設計缺陷引起的混凝土裂縫,主要有以下幾種:

  (1)為了滿足使用需要,結構需要留槽、開孔,因結構設計不當導致斷面應變力集中,出現結構裂縫。

  (2)因設計不當,導致構件預應力偏大或構件偏心,從而造成了構件的裂縫。

  (3)設計中構件鋼筋間距大,配筋率少引起構件裂縫。

  (4)設計中沒有充分考慮到構件的收縮變形,造成構件的裂縫。

  (5)設計中水泥標號使用不當,導致水泥用量偏大,引起收縮裂縫

  (6)各種結構縫設置不當導致混凝土開裂。

  2.原材料方面

  (1)粗、細集料含泥量過大,水灰比偏大,集料顆粒級配不佳,導致混凝土離析、泌水、保水性不良,并引發混凝土收縮值過大的問題

  (2)原材料中當集料的針片含量過大,用灰量偏高,均會導致混凝土收縮量過大的問題。

  (3)因混凝土外加劑和摻合料的摻量 問題或所選擇類型不當,均會導致混凝土收縮量過大的問題。

  (4)各類水泥品種的收縮值有著一定的差別,例如硅酸鹽水泥的收縮值就偏大,若施工中水泥品種選擇不當,可能會造成混凝土收縮量過大的問題。

  (5)當水泥等級越高時,其細度越細,當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越高時,混凝土的脆性也越高。

  如因原材料選擇時水泥等級和混凝土強度等級選擇不當,就容易造成混凝土開裂。

  3.施工工藝方面

  (1)混凝土拌合物在攪拌、運輸、澆筑、振搗時不均勻,容易造成分層、離析、泌水等而導致裂縫的生成。

  (2)養護問題。混凝土養護,尤其是早期的養護質量和混凝土裂縫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如養護早期時,混凝土表面過于干燥或者混凝土內外溫度差異過大,都容易導致裂縫的生成。

  (3)因拆模過早導致混凝土強度不足,因模板的剛度不足,或者支撐的地基下沉過大,都容易引起裂縫。

  (4)施工接搓處理不當,形成夾渣或接搓處連接薄弱,造成界面開裂。

  (5)混水結構抹面層施工不良引起的表層裂縫。

  (6)未控制好拌合物入模溫度,水化熱積累造成內外溫差,漲縮不均而形成溫度裂縫。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面

  (1)水灰比越大,收縮越大,就越容易開裂。

  (2)砂率越高,體積穩定性越差,混凝土收縮大,容易開裂。

  (3)設計中水泥等級或品種選用不當。

  (4)配合比設計時用水量過高或者水泥用量過大,都容易導致混凝土的坍落大過大,并容易形成裂縫。

  (5)混凝土膨脹劑摻量選擇不當。

  早期裂縫預防措施

  針對混凝土早期裂縫產生的原因,預防措施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設計方面

  (1)建筑平面選型時,應力求結構簡單。這是由于結構復雜的建筑相較結構簡單的建筑物,容易形成額外的扭曲應力,并導致混凝土裂縫的形成。

  (2)設計時,應盡可能的避免因結構斷面尺寸變化所產生的應力集中問題,如造型需要必須改變結構斷面尺寸時,則應考慮采取加強措施。

  (3)當建筑長高比越大時,建筑物整體剛度就會越小,容易因不均勻沉降會導致裂縫。因此,在設計時應嚴格控制建筑物的長高比值。

  (4)適當加強基礎的強度和剛度。

  (5)沉降縫的設置,有利于控制裂縫的產生,要求在合理位置設置沉降縫。

  (6)積極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要解決由于收縮而產生的裂縫,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

  (7)重視對構造鋼筋的認識。對構造柱及圈梁的設置,應有利于增強建筑物的整體性和結構剛度,有利于避免裂縫的生成。

  2.材料選用方面

  (1)水泥的選用。應根據工程實際,選用適宜的水泥品種,要求水泥應強度高、收縮性小、水化熱低和耐磨性強。

  (2)粗、細集料的選用。粗集料應選用級配性好、孔隙率小、粘土含量合格的產品;細集料則應選用顆粒粗、孔隙小、泥土和雜質的含量偏低的中粗砂。

  (3)外加劑的選用。在混凝土配制時適量添加減水劑、膨脹劑等外加劑,降低混凝土配置時溫度的峰值,延遲水化熱的釋放速度,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5)摻合料的選用。可選用粉煤灰等摻和料,以實現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改善工作性能以及減少水泥用量的目的。

  3.施工工藝方面

  (1)在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連貫性,并盡量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的問題。

  (2)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尤其是早期養護以防止裂縫的生成。在養護過程中可采用草簾、土工布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遮蓋,并經常性灑水保持其表面的濕潤。

  (3)做好地基工程的檢查工作與驗收工作,基坑開挖時,要注意不擾動其原狀結構。

  (4)避免在惡劣環境下進行混凝土施工。如高溫、雨天、大風等。

  (5)地下結構混凝土,不宜長時間暴露,應盡早進行回填。

  (6)應保證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并盡量避免因施工荷載導致的模板破裂或模板變形。

  (7)模板的設計構造應當科學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混凝土開裂。

  (8)加強對拆模時間的控制,施工中應留置一定數量的拆模試塊對混凝土實際強度進行確定,以避免拆模時間的過早或過晚。

  (9)夏季施工時,應尤其注意混凝土的入倉溫度,采用低溫入模、低溫養護。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面

  (1)宜選用顆粒級配良好的砂、石等原材料,其它指標應符合規范要求。

  (2)在滿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應采用較小的砂率。

  (3)宜采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

  (4)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采用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

  (5)配合比設計應科學合理,并盡量降低單位用水量與水泥的用量,以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抗裂性能。

  早期裂縫應對措施

  裂縫修補除以恢復混凝土的防水性和耐久性為主要目的外,也應考慮結構安全和美觀角度。裂縫主要處理方法如下:

  (1)表面覆蓋修補法。表面覆蓋修補法主要適用于寬度較小、裂縫較窄的混凝土裂縫,通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材料、粘貼玻璃纖維布,在裂縫表面涂抹水泥漿、環氧膠泥等,以實現對混凝土構件表面美觀的恢復,并提高構件的耐久性與抗裂性。該方法的主要缺點是修補工作無法深入裂縫內部。

  (2)灌漿法。灌漿法又稱注入法,是采用各種黏度較小的黏合劑及密封劑漿液灌入裂縫內部,達到恢復混凝土結構整體性、耐久性和防水的目的,適用于寬度大于0.2mm、深度較深、有防滲要求或對結構整體性有影響的混凝土裂縫的修補,利用壓力設備將膠凝材料添加進入混凝土裂縫中,并使膠凝材料在裂縫內硬化,從而達到加固和封堵的作用。

  (3)嵌縫封堵法。嵌縫法又稱填充法或鑿槽法,是沿裂縫將混凝土鑿成U形或V形槽,然后嵌填各種修補材料,以達到恢復防水性和耐久性以及部分恢復結構整體性的目的,適用于寬度大于0.5mm的裂縫及鋼筋銹蝕所產生的裂縫。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填充所用的材料視修補目的而定,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環氧砂漿、彈性環氧砂漿等,塑性材料為塑性油膏、丁基橡膠、聚氯乙烯膠泥等。

  結論與展望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混凝土的早齡期性狀,由于未對混凝土進行長期的觀測,因此未能探討早齡期的性狀對混凝土長期性能所造成的影響。隨著混凝土趨于高性能化,新的材料不斷出現,許多新問題或一直被忽視的現象亟待解決與研究,尤其是涉及混凝土早期性能方面的。因此新的測試方法與新的評估模式都有待建立。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