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我們把鄉村振興一線作為鍛煉培養年輕干部的‘賽馬場’,創新實施了‘墩苗計劃’,選派年輕干部到鄉村基層和重點任務‘墩苗’鍛煉,從而建強‘三農’后備干部隊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自治區強化“三農”后備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先后選派14名干部到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和鄉鎮掛職鍛煉,其中9名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1名赴浙江省掛職、1名到國家部委機關跟班學習、7名參與自治區重點工作的學習,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做好基層農業農村工作并非易事。這一年來,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如何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將其變為推動當地農業發展的抓手。”在西吉縣農業農村局掛職的楊斌斌說,通過“基層服務月”活動,年輕干部深入農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看著理論變為農戶增收致富的手段,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還通過導師幫帶、政治領航、項目引領和培訓強能等措施,培養梯次合理、充滿活力的農業專技人才隊伍。目前,已組建96個幫帶團隊,為49名新入職人員安排了幫帶導師。“通過資深專家與年輕技術人員的配對,我們不僅傳承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能,還激發了年輕一代的創新思維;并探索了‘訂單式’培養模式,每年選派300名左右專業技術人員到區內外學習深造,力爭到2025年底培養鄉村工匠500名。”相關負責人說。(李昊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