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住建部指導、中建集團主辦的中國建筑科技展在北京首鋼園開展。據了解,本次展覽以“科技賦能美好生活,創新引領中國建造”為主題,設置“共建和諧城市”“拓展幸福空間”“助力中國建造”三大主題區,包含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綠色低碳、“好房子”、智能建造、大國建造7大展區,集中展出167項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發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和最新應用。
在此次展覽上,全國首座超高層金級碳中和建筑——中建四局科創大廈亮相,以“節節攀升、凌云直上”的設計理念和自然挺拔、直入云霄的建筑造型,吸引眾多參展人員駐足觀看。
國內首座高度超150米
近零能耗建筑
據悉,中建四局科創大廈是落實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示范項目,位于廣州國際金融城東區,總建筑面積約10.4萬平方米,為中建四局首個集投資、開發、勘察、設計、建設、運營于一體的項目,集成建筑超低能耗技術、高效設備系統及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等多項節能措施,打造成為國內首座高度超150米近零能耗建筑。“在建造全過程中采用綠色化設計、智能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裝配率達93.5%,達到廣東省AAA級裝配率標準。”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黨總支書記、項目經理張騰說。
該項目從建筑本體節能、主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運行調節與管理、碳清除和碳抵消五個維度,全面提高建筑節能降碳水平。“項目建成后,每年節電400萬度,減少碳排放約2090噸,相當于55萬棵樹吸收的碳排放量。”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設計管理部經理李航宇介紹道。
在建筑本體節能方面,項目在超高層建筑中設置太陽能煙囪、冷巷,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風,同時因地制宜規劃布局,利用高性能圍護結構、自然采光、遮陽等被動式技術,營造健康室內環境,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
在主動能效提升方面,項目采用高效制冷機房、新風全熱回收、高效智能照明系統、高效電梯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在塔樓屋頂、幕墻橫向裝飾翼以及裙樓屋頂創新性應用建筑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達65萬度,年減碳量可達350噸。
在運行調節與管理方面,項目搭建了中建四局自主研發的智慧物聯網系統,可實現智慧管理平臺可視化、能源系統AI優化控制,高效開展能源管理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工作。
據了解,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先后獲得LEED金級預認證、綠建三星預評價,入選國家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廣東省工程造價改革試點、廣東省智能建造試點。中建四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中建四局科創大廈為依托,持續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近零能耗、零碳建筑項目,助力建筑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智能建造新技術——
“云端建造工廠”
據介紹,中建四局科創大廈應用了中建四局研發的新一代高層建筑智能裝備集成平臺——“云端建造工廠”,該工廠在此次展覽的“大國建造”展區上同步亮相。
據悉,“云端建造工廠”主要為了解決傳統建筑行業施工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智能化程度低等問題,旨在推動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協同發展,利用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的“超高層建造智能頂升模架集成平臺技術”研發設計。
“該平臺隨著建筑同步生長,提供了一個全封閉且穩定舒適的施工作業環境,遠看像是聳立在云端的移動工廠,故又稱云端建造工廠。”中建四局科技部總經理周子璐介紹。
“云端建造工廠”以“分層分段、流水施工”為理念,由支撐系統、智能裝備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模板掛架系統四大系統組成,融合建筑機器人、智能感知、云計算等技術,打造人機協同的類工廠化作業環境,既提高了施工人員作業安全性和舒適度,又加快了項目整體建設速度。同時布置了5G基站和分布式中繼路由,在多遮蔽、強干擾環境下組建高精度、低時延、全覆蓋通信網絡,實現了“云端建造工廠”的實時感知和智能管控。
現場可以看到,該工廠應用了8款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工進行施工作業:鋼筋抓取機器人與轉運機器人協同作業,實現鋼筋自動抓取、立體運輸;開合模機器人實施墻體模板開合作業;混凝土布料機器人、振搗機器人、整平與抹光機器人進行混凝土的精準布料、自動振搗、高精度整平抹光作業;巡檢機器人開展立體安全巡檢。
據了解,自2023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云端建造工廠”建造優勢得到全面展現,除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以外,還應用在中建映花悅府、深圳坪山沙湖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多個項目,每頂升一層,最短只需60分鐘。施工電梯直達云端建造工廠頂部,作業人員搭載電梯可到達任意樓層。這樣一來,建筑工人哪怕在百米高空,只要進入“云端建造工廠”,就可如履平地,輕松作業。(徐煒倫)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