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住房城鄉建設部、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精心指導下,江西省九江市以全國完整社區試點項目為動力,圍繞“一年完成試點、兩年重點突破、三年整體提升”,深入開展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三年專項行動,健全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全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
以共建共享為目標,多方聯動盤活資源
“爺爺,我們的新籃球場可真漂亮,和小伙伴在這里一起玩球太開心了,以后我們天天來好嗎?”張大爺牽著孫子張悅軒的手,一邊笑著點頭一邊回答道:“好!”祖孫倆幸福背影便是社區里美麗的日常風景。孫家垅社區改造提升的共享球場,是拆除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原籃球場的圍墻,與完整社區居民區連接,打造面向社區群眾的共享開放式球場。
據了解,為打造好孫家垅社區,九江市潯陽區積極探索與多個單位溝通協調,創新性地按照“產權與使用權分離”合作方式或租賃產權單位房屋改造提升來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打造社區里的一些公益性場所,其中由項目方投資建設的養老及托幼場所,產權仍歸原單位,但建成后街道社區擁有不低于 40年的使用權,有效解決了功能短板建設用地的問題。
為打造風雨連廊,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主動把陸家垅路段的圍墻后退1米,讓“最美上學路”更寬敞更便捷。針對孫家垅社區辦公面積不足的問題,郵政集團九江分公司支持把原郵政倉儲用房租賃給社區,進行改造提升后,用于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補足社區服務功能。
以城市體檢為路徑,變群眾所盼為現實
九江市濂溪區堅持體檢先行,通過對儀表廠社區開展全面體檢,實現精確“問診”,堅持地上地下同步推進、屋里屋外同步實施、功能和治理同步考慮,充分考慮社區老人兒童占比達半數以上的實際情況,著力完善幸福食堂、養老中心、托幼機構等社區養老服務和普惠托育服務,擴大“一老一幼”公益性、基礎性服務供給,有效實現了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皆有所樂。把已建成的城市公園有機納入社區綠地范圍,有效增加共享綠地面積,同時充分利用社區邊角地、閑置地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極大地豐富了社區居民的休閑娛樂場所。
按照居民需求,社區新增停車車位1200余個、智能充電樁160余個,新建足球場2個、網球場3個、籃球場3個、羽毛球場5個、口袋公園6個,新增幸福食堂、養老中心、托幼機構等公共設施服務面積1.2萬余平方米,消除房屋安全隱患100余處;依托三峽公司,推進地下雨污管網整治工作,確保完整社區“毛細血管”健康通暢,切實把居民的“需求清單”轉化為項目建設的“滿意清單”。
以社區特色為基底,探索社區建設新方式
九江市瑞昌市望仙橋社區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核心,成立服務專班,創新推行“街長制”,將老街的7街15巷劃分為7個網格,每條“街”設立1名街長,每條“巷”設立1名理事,并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城管、市監、自然資源、設計、施工等單位組成聯合工作組,建立“街長為龍頭,干群共商議,施工來響應,項目快推進”的工作機制,實現改造自始至終條條街巷有隊伍、件件事情有人管,為改造架起黨群“連心橋”。
九江市柴桑區公園社區通過引進社會投資方運營社區托育中心、養老幸福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超市、便民服務網點等經營性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完整社區可持續運維模式。
九江市修水縣幸福里社區依托樊祠舊址,堅持“補文化功能、顯山水文脈、優服務設施、提景觀品質”的更新策略,在保護老城文脈和歷史記憶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老城可持續發展承載力。
九江市以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為引領,以城市體檢為路徑,扎實開展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3年行動專項行動,全市實施完整社區建設項目49個,目前已完工38個,在建11個,其中濂溪區儀表廠社區和柴桑區公園社區入選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項目。2023年11月,在全省率先完成《九江市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并將于 2024年5月公布實施。
下一步,九江市將積極貫徹《九江市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要求,出臺《九江市完整社區評價細則》,嚴格按照《社區配套設施設置指南》,定期組織對完整社區進行評價評估,加強完整社區建設管理。重點圍繞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制4個方面探索創新,繼續深入探索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可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完整社區建設案例和經驗,全面推進完整社區建設。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