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阜安街道市南社區地處新老城區接合部,包括5個居民小區。成為完整社區建設試點以來,市南社區秉承“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聚焦居民需求、全面統籌資源,構建了全要素保障、全年齡服務、全場景賦能、全社區參與的“四全”治理服務體系,推動社區治理規范化、精準化、智慧化。
完善基礎設施 全要素保障
按照“聯動周邊街區同步改造”原則,社區統籌推進周邊市政設施配套、商業網點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物業服務一體化等內外改造,形成區域管網“一張網”、統籌聯動“一盤棋”。
社區積極推進“樓道革命”,暢通“凈、暢、亮、安、美”的樓道空間。推行四網合一、管線扣槽入戶,實現管理規范無雜亂;安裝四網合一箱、更換電表箱、加固疏通通風管道,實現設施完好無缺損;粉刷樓道墻壁、清理雜物、拆除違建,實現樓道整潔無臟污;修補樓梯扶手、安裝聲控照明燈、拆除防盜網窗、加裝電梯,實現設施配套利于民。
聚焦滿足居民便利生活和品質生活的需求,社區在實施“拆、清、建”的基礎上,完善環境整治目標管理和責任考核辦法,實行日督查、周抄報、月通報、季考核,對重要問題掛牌督辦,推進“環境革命”。
聚焦“一老一小” 全年齡服務
以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為主體、專項服務設施為配套,社區持續優化服務設施布局。目前,已設立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兩代表一委員”工作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服務站、幼兒園、托兒所、臨時照護中心、司法工作站(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鄰里中心、警務室11個基礎服務設施,建成集社區公共服務、養老托幼服務、文體教育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功能于一體,親民便民、充滿活力的“社區會客廳”。
結合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程,以社區為圓心,以十五分鐘慢行范圍為半徑,配備了綜合超市、便利店、早餐店等基礎商業設施,增設藥店、收寄服務中心、青年人才公寓等便民服務設施,配套微型消防站、“紅十字”緊急救護站等應急服務設施,“一站式”滿足居民需求,打造宜居整潔、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社區。
突出“一老一幼”需求,引入市場機制,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助殘送餐、日間托養、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基本服務。同時,完善社區托育設施建設,在市南小區幼兒園的基礎上增設托育機構,全面規范托育機構設施設備管理操作、環境衛生等,讓社區家庭愿意托、放心托。
搭建智慧平臺 全場景賦能
健全全場景“大物管”服務機制,開通“大物管”服務熱線,開發“易生活助手”小程序,賦能小區內快遞代收、便利超市、生鮮配送、家政等34種生活場景,實現“1分鐘接單,10分鐘到場”。
引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推進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智能家庭終端互聯互通和融合應用,健全居民訴求閉環管理機制,打通市“膠心辦”平臺通辦路徑,對群眾訴求進行全面分析,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為獨居老人家里安裝智能水表、增設一鍵呼叫設施,大幅提升問題響應及解決效能。推進社區智能感知設施建設,增設智慧井蓋、高空拋物預警、智慧燈桿等設施,提高社區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安裝高點監控,實現“一屏看全區”、在線可視化管理。
黨建引領共治 全社區參與
社區聚焦有人干事、有地辦事、有責管事,整合各類資源。融合各方力量,探索黨建引領、家園自治、社區共治的治理路徑。
以社區黨委為核心,下設3個基層黨支部。按照“全覆蓋、無死角”原則,每300~500戶劃分為一個網格,配備網格黨組織書記、網格長、紅色樓長,在此基礎上將物業服務管家納入網格管理,通過網格員與物業服務管家“一對一”結對,實現轄區人、地、事、物、組織管理“全覆蓋”“無死角”。
通過社區黨委、“大物管”企業、業主委員會的組織融合、辦公融合、工作融合,實現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最大化,推動基層治理從“單打獨斗”向“整體作戰”轉變,提升精細化治理效能。
聚集綜合執法、志愿者、社區模范典型等多方力量,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共建共治中心”“居民協商議事廳”工作室,搭建“廣場夜話”等服務平臺,傾聽群眾呼聲,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群策群力破解社區基層治理難題,形成多元融合、聯動發展、各方賦能齊參與的治理格局。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