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裝飾公司“金羽筑愛”志愿者服務隊的王曉晨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4個小時的造血干細胞分離采集,成為全國第17208名、深圳市第712名捐獻者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是他無償獻血的第13個年頭。
歷經5天,為生命續航
3月23日,王曉晨入院,開始采血、接種動員針。“這個動員劑注射之后會有些乏力、肌肉酸痛,是藥物的正常反應。和患者承受的病痛相比,我這不算什么。作為黨員,我應該挺身而出!”王曉晨在入院5天里連續4天注射了動員劑,但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經過多天觀察等待,3月27日8時30分,王曉晨各項體征一切正常,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約4小時的采集,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持續運轉,血液緩緩流出、循環,不斷提取著干細胞,為素未謀面的患者點燃了“生命之光”。
下午,王曉晨順利完成了采集。不久后,這袋寶貴的造血干細胞將為遠方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他說:“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但在茫茫人海里,我能與他配型成功,這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人生有限,但愛心無限,希望我能真正幫到他,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讓他擁有不同可能的未來。”
堅守13年,熱心社會公益
2018年3月3日,王曉晨申請加入中華骨髓庫登記成為志愿者,他說:“從在中華骨髓庫登記成為志愿者開始,我已經做好了幫助別人的準備。”
2023年12月,王曉晨接到深圳紅十字會電話,他在中華骨髓庫的數據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通過高分辨配型復核,結果顯示完全相合。沒有任何遲疑,他立即回復“愿意”,隨后告知了家人,王曉晨毫不猶豫地作出捐獻決定。
今年3月23日,王曉晨開始做捐獻前的住院準備。“為了能以最佳狀態完成捐獻,我一方面積極調整作息、控制飲食,同時加強鍛煉,以此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王曉晨說。
對于王曉晨而言,無償獻血始于偶然,終于堅持。“義務獻血是奉獻社會的善舉,我非常愿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2012年到2024年,他已堅持無償獻血13年,累計獻全血7次2800毫升,成分血45次,共計89治療量(相當于17800毫升全血)。他還榮獲由國家衛健委、紅十字總會和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頒發的“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也因為他的堅持,帶動影響了身邊人加入獻血隊伍。
建證擔當,拓展幸福空間
接到求助信息的時候,王曉晨所在的深圳科技館(新館)幕墻項目,正在追趕工期。作為項目的設計經理,王曉晨主要負責設計管理工作,生產任務繁重。
項目同事得知王曉晨的善舉后,紛紛表示全力支持。為減輕他的思想包袱,項目為他放了8個工作日的假,同事主動擔起他在項目上的工作。“救人的大事盡管去,項目上的事兒有我們!”這是他離開項目前聽到最多的話。中建八局裝飾公司全力為王曉晨做好后勤保障,為王曉晨送去慰問,安排營養餐。當他父親聽說了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一事,也立即前來陪伴。
據悉,造血干細胞移植可用于多種血液病的治療,然而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幾率小,如果志愿者群體基數增加,配型成功率也會隨之增高,會讓更多在病痛中掙扎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一封受捐人手寫的感謝信中,滿含對王曉晨的感激:“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們對您的感激之情,您的大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您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希望通過實際行動來鼓勵周圍的人都來捐獻造血干細胞,讓更多的人早日擺脫病魔。”王曉晨表示,作為中建八局一名普通員工,將繼續立足本職崗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弘揚雷鋒精神,用滿腔熱忱詮釋鐵軍擔當。
王曉晨入職中建八局裝飾公司后,便第一時間加入了公司“金羽筑愛”志愿者服務隊。該服務隊貫徹中國建筑“建證”倡導,以“拓展幸福空間,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為宗旨,以“筑夢同行,關愛飾界”為口號,曾參與了抗疫援建、甘肅甘南鄉村振興、世界城市日、上海進博會、成都世界大運會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拓展幸福空間,筑造溫暖家園。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