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念已經誕生半個多世紀了,但“定位”到今天依然是一個熱詞。毫不夸張地講,幾乎所有從事品牌、營銷的職場人都對定位這個詞不會陌生。
近日,筆者在采訪一位企業家的辦公桌上發現了一本《定位白皮書》,被評為“學定位第一本讀物”。出于職業本能,對該書進行了閱讀,覺得對定位理論學以致用有很大幫助,于是通過企業家朋友引薦,對其作者之一俞洋勇先生進行了一次電話采訪。
(筆者):俞老師,您好!請問您為什么會寫一本《定位白皮書》?
(俞老師):在今天一個同質化、過剩、存量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定位是企業破局增長的不二之選。所以很多人開始學定位,用定位解決企業經營問題。因此也出現了很多錯誤應用定位導致企業損失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甚至危及經營的現狀,定位也被一些人戲稱為“一學就會一用就錯”。其實出現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有:
● 學得不完整:很多人因時間、精力等各種原因,只看了幾本書或聽了幾堂課,就自認為懂了。其實,定位理論有20多本書,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學習不完整,很容易導致定位應用時受局限,從而落地效果沒有效果。
● 學得不系統:定位理論不是一個靜止的理論,是一個不斷完善、發展的營銷體系;20多本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系統性的學習可以最大程度消盲人摸象的弊端。如果學習不系統,很容易導致應用時一知半解,從而落地不理想。
● 用得不客觀:大部分的營銷決策是少數幾個高層人員,在會議室里產生;不是由外而內,由下而上,來自市場一線,來自顧客的心智,這是導致很多定位失敗的根源。
《定位白皮書》是定位理論指導下的一套科學應用方法,將20多本定位理論叢書內的散裝方法,結合20年定位實戰一體化設計,從而協助企業家更正確/更快速掌握并應用。
(筆者):俞老師,那請您再講一下《定位白皮書》里面的內容?
(俞老師):其實,《定位白皮書》不是一本白皮書,而是一本工具書,是CEO如何有效制定正確戰略的實踐指南。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品牌都代表一個品類,品牌的終極戰略是開創并主導一個品類,《定位白皮書》以終為始,從終極戰略品類戰略出發,通過“看品類、選聚焦、定商戰、找定位、建配稱、贏戰役、倍增長”形成一套定位戰略系統實操方法。企業可遵循此法檢核企業經營遇到的問題,并找出增長堵點與持續發展方向,更進一步形成戰略落地方案。
(筆者):俞老師,作為品牌資深戰略專家,您覺得定位是自己定好還是委托第三方來好?如果是第三方,您有什么公司可以推薦嗎?
(俞老師):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從最終成果來說,建議定位由第三方來協助完成成果更明顯,因為“顧客視角”是企業戰略的盲區。同時,企業自身學習定位可以更好地讓戰略在全公司快速落地,效果更理想。
現在學習定位的企業是很多,從事定位的公司也不少。當然這一多,有好也有不好的現象會出現。如有的人看了幾本書聽了幾堂課就開定位咨詢公司了,有的披著定位的外衣搞其他咨詢的,等等。作為一個專業的戰略定位人,我的建議是企業在選擇第三方時,合作公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選擇合作的人,某種意義上選擇人比公司還重要,因為公司也會出現“店大欺客”的現象。同時,一旦選擇好了合作對象,就會長期走下去。所以在合作之前要多考察合作對象,多溝通聊天。
(筆者):感謝俞老師坦誠的回答,確實作為智力行業,人才是關鍵。希望《定位白皮書》能讓更多學習定位的人,企業家受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