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質量> 正文

無障礙建設如何從“有”到“優”

2024-03-21 16:21:16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xmt02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已經成為城市治理“必答題”,為了更好地滿足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山東、廣東、江蘇等地打造無障礙示范區,以公園、街道、市政設施為維度,實現無障礙建設從“有”到“優”,不僅提升了無障礙環境質量,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

  優在規劃措施雙提升

  山東省濟南市于2023年6月成立創建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縣)推進小組,全面啟動創建工作,梳理形成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項目庫。目前,已完成改造項目近200個,開展社會調查收集有效問卷9186份,制作發布主題宣傳片超3500條,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無障礙設施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出行和融入社會生活更加便利。3月初,召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工作推進會,明確將在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等區域打造6個無障礙建設示范片區,完成涵蓋公共交通、居住社區、公園綠地等在內的數百個建設改造項目。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創新采用“前策劃——后評估”機制。設計前確立無障礙改造示范區的設計目標和指導原則,明確建設標準與改造清單并選擇合適的技術手段;建設過程中邀請專業團隊開展規劃、設計、施工等全過程的陪伴式服務;建成后通過評估的形式,邀請特殊群體代表和社區內老年人群體對無障礙改造示范區的實際性能和效果進行檢驗,提出意見和建議,相關部門對照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規范和技術導則不斷改進。同時,實施“12345”工程——“1”是樹立一個無障礙理念(宣傳、組建社會督導隊和志愿服務隊),“2”是開展公益、博覽會兩大無障礙行動,“3”是打造教育、旅游休閑、智慧康養三個陣地,“4”是建立交通、公共服務、信息、產業四個體系,“5”是營造工作、商業、家庭、小區、社區五個場景,解決諸如“最后一厘米高差”的細節問題,創建“深圳市第一個無障礙街道”。

  優在設施更新增便利

  在滿足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礎上,江蘇、重慶等地通過打造無障礙花園、因地制宜設計坡道等措施,關注細節,為特殊群體帶來便利。

  江蘇省南京市關注到了特殊群體在公園游玩的不方便性,打造了南京市首個無障礙花園——玄武湖公園無障礙花園,特殊群體可以充分享受城市的公共空間。花園以“遠山近水、鳥語花香”為主題,是一座以視覺障礙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園。核心區5000平方米,以420米的無障礙環形步道和扶手欄桿為主體,特殊群體可以通過花香氣味判斷所處方位,根據感應式語音導覽播報,用聽覺、嗅覺“欣賞”植物。自開園以來,花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特殊群體前來“打卡”。

  坡坎多、高差大、老舊小區集中……對于山城來說,無障礙環境建設更顯迫切,重慶是如何創新的?在從渝海知音閣小區大門到南坪正街短短1公里的道路上,人行道與馬路連接處均設置了緣石坡道,輪椅能夠輕松進入人行道。看似平常的一段路,卻花了很多心思:坡度嚴格按照小于12度建設且坡底與馬路的高差不能超過10毫米;所有盲道上的井蓋均鋪設盲道磚,減少彎彎繞繞,整體路面坡度也更為平緩;施工人員通過乘坐輪椅在坡道上反復測試角度,陰雨天驗證鋪裝面層防滑性能,現場逐一確認扶手高度、桌椅板凳防磕碰圓角設置等。

  這樣的創新性設計光在南岸區就有49處。近年來,重慶市以老舊小區改造為抓手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同步改造養老托幼等服務設施370余處、無障礙設施3000余處,加裝電梯4700余部。改造前,不少特殊群體及其親屬反映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缺少無障礙建設細節,希望能在改造中予以考量。因此,“上得去、走得通、下得來”成為改造的基本準則。南岸區改造前與社區聯動入戶調查特殊群體的居住情況,保證規范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同時,盡可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優在智慧升級人性化

  隨著無障礙硬件設施完善,無障礙信息服務等軟件服務的提升也是無障礙建設從“有”到“優”的重要體現。

  會說話的“AI智能化無障礙公共衛生間”、可以視頻連線的“手語實時在線翻譯器”、能告訴你實時位置的“語音數智盲道”,每一個都科技感滿滿。在浙江省杭州市江漢社區,這種全國首創的“AI智能化無障礙公共衛生間”已達到7個,有的設在小區內,有的設在公園旁。只要一 開門,AI智能人聲引導系統就會語音播報衛生間內的設施情況和位置。有了這套系統,特殊群體在進入私密的無障礙公共衛生間后,能獨立對屋內的設施進行準確定位和使用,再也不需要四處摸索尋找洗手臺。同時還專門配備了盲文引導、警報鈴并配置兒童坐便器和多功能護理臺。

  福建省泉州市在各類無障礙設施上設置無障礙導覽二維碼,只需手機掃碼便能精準定位81處無障礙停車位及無障礙通道、衛生間等設施,還能通過定位導航實現無障礙通行。過去,該路段的部分無障礙設施設計不夠合理,存在無障礙坡道坡度過于陡峭、緣石坡道存在高度差、缺少過街語音提示等問題。如今,加裝的無障礙斜掛式電梯、醒目的“無障礙坡道”標識、增設的過街語音提示系統……各種人性化、細節化,讓特殊群體不再“行路難”。

  除了在設施改造中提高便捷性,泉州市還著眼于社會各界的科普宣傳,當前泉港區山腰街道建設了310平方米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宣教中心,包含科普宣教、互動體驗,進行各類無障礙設施介紹、宣傳、推廣,形成以宣教中心為核心點、樣板街道為主軸的無障礙環境“點線”宣教體系,在全社會營造關愛特殊群體的良好氛圍。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