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里感受大國工程硬實力

2025-01-07 14:36:24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曹溪責任編輯:xmt01

  本報記者 曹溪

  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為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志喝彩。新年伊始,讓我們一起重溫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點贊的大國工程,將這些超級工程的故事娓娓道來。

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里感受大國工程硬實力

  深中通道踏浪海天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談到,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志。

  作為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開通不到4個月累計車流量突破1000萬車次。超級工程何以造就?中國速度何以實現?傳統(tǒng)的圍堤吹填工藝無法滿足工期要求,就創(chuàng)造性提出大型深插式鋼圓筒圍島方案;已有裝備無法滿足巨大沉管的浮運要求,世界首艘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橫空出世。發(fā)展建設出題目,改革創(chuàng)新做文章。一項項新技術、新工藝,助力深中大橋安臥于伶仃洋上。激揚改革活力、創(chuàng)新動力,中國在不斷破解難題中開辟前進的道路。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歷時7年建設正式通車。深圳中山兩地車程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粵港澳大灣區(qū)實現“1小時交通圈”。

  深中通道是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全長約24公里,橋梁部分長約17.1公里,海底隧道部分長約6.8公里。

  作為繼港珠澳大橋后粵港澳大灣區(qū)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中通道的技術難度世界少有。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先后創(chuàng)造了10項“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世界最長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機場互通立交……

  深中通道擁有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前沿技術,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生動寫照。深中通道在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施工領域形成了原創(chuàng)性成果,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建設貢獻了中國方案。

  南水北調載潤北方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談到,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都昭示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重大戰(zhàn)略性基礎設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審時度勢、科學布局,準確把握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的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yōu)化戰(zhàn)略安排,統(tǒng)籌指導和推進后續(xù)工程建設”。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年來,護工程、延管網、保水質,工程累計調水超765億立方米,綜合效益充分釋放,成為造福億萬群眾的世紀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張水網鋪展沃野,汩汩清水潤澤萬家。越天塹、跨江河、過鐵路,南水北調東中線溝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翻越群山,襟江帶湖,縱橫干渠與蜿蜒水系,暢通大動脈,筑牢主骨架,織密國家水網。

  10年來,從應急調水到常規(guī)調水,從補充性水源到重要水源,以干渠為脈,縱橫延展的引水線,攬入越來越多的城鄉(xiāng),1.85億人喝上“南水”,夯實供水安全。

  人防加技防,護“南水”長流。南水北調中線經受多次極端寒潮天氣。在中線,完善冰期輸水調度方案,布設除冰設備,建立搶險隊伍。在東線,精準施策,緊盯膠東、魯北干線,滾動分析研判。

  一渠清水源源北上,寫就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復蘇河湖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效促進了水資源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均衡,為千家萬戶送來了“優(yōu)質水”,成為40多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

  大興機場“鳳凰展翅”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談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等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處京津冀核心腹地,2014年開工建設,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運。它的外觀宛若一只展翅欲飛的金色鳳凰,被譽為首都“新國門”。

  造型優(yōu)美的金色柱體瀑布般垂下,上方與潔白的屋頂相融,舒展開一朵朵“如意祥云”,讓人猶如置身云端。如今,大興機場航站樓的C型柱已成為標志性景觀,吸引眾多旅客駐足打卡。

  這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僅用8根C型柱,就撐起18萬平方米的鋼結構屋蓋,柱間跨度約200米,留出的空間甚至能裝下一座“水立方”。為實現“舉重若輕”的建筑效果,建設者運用BIM等技術精確計算,并攻克了大面積無規(guī)則自由曲面空間網架提升等世界級難題。

  世界最大減隔震建筑、全球首座高鐵下穿的航站樓、世界最大單塊混凝土板……據不完全統(tǒng)計,大興機場建設創(chuàng)造了40余項國際、國內第一,取得技術專利103項、新工法65項,13項關鍵建設指標全部達到世界一流。

  從開工建設到如今這十年間,大興機場不僅成為一座現代化航空樞紐,更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名片”。

  從阡陌縱橫的農田變身世界級航空樞紐,到如今機場周邊重點產業(yè)集聚,一流品質航空城雛形初顯,新的奇跡正在大興機場這片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演,也在不斷延伸到京津冀區(qū)域的更深更遠處。大興機場正朝著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運營新標桿、世界一流便捷高效新國門、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新引擎的目標接續(xù)奮斗,振翼遠航。

  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談到,這一年,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中國建造共同發(fā)力,繼續(xù)改變著中國的面貌,港珠澳大橋等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干出來的,是新時代奮斗者揮灑汗水拼出來的。

  2024年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6周年。自通車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往來粵港澳三地的車輛已超1276萬輛次,旅客數量已超6230萬人次。

  作為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在推動三地經濟發(fā)展、文化交流、對外開放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009年12月15日開工,來自中交四航局等單位的1.5萬名建設者聚焦創(chuàng)新攻關,攻克了沉管隧道大型管節(jié)節(jié)段匹配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終于完成這項超級工程。

  這座大橋不僅是長度上的冠軍,還集成了橋梁、人工島與海底隧道于一體的設計理念,其中海底隧道長達6.7公里,最深處位于海平面以下46米,刷新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使用的鋼材總量達到42萬噸,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所用材料之和,充分展示了中國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卓越成就。

  港珠澳大橋的成功背后,是無數創(chuàng)新技術的支持。特別是對于海底沉管隧道部分,從初步勘探到最終完成復雜的技術挑戰(zhàn),每一步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這不僅是一次技術上的飛躍,更是設計理念、施工方法及項目管理等多方面綜合能力提升的體現。

  新的一年,新的目標,新的任務。一批批重大工程正在加速建設,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不斷加快。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